1月3日,上海市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对新一年智能工厂建设进行了重点部署。

  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表示,智能制造是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将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是上海超大城市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表示,今年是智能工厂建设深化提质年,将新建设70家市级智能工厂。

  张英说,智能工厂建设是上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上海将根据本次会议要求,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快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赋能、网络化协同,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达383台/万人

  通过系统性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上海智能工厂建设主阵地不断巩固、智能制造生态朋友圈持续扩大、创新发展政策工具箱逐渐完备。

  数据显示,2023年度上海共有11家单位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3家单位62个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获评工厂数和场景数均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全市国家级智能工厂和场景总数实现“双倍增”。

  其中,汽车领域21个场景入选名单,总数和入选比例(占上海市34%)全国第一,上海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全场景建设成效凸显。

  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建成1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00家市级智能工厂,完成1000多个智能制造场景推广和落地应用,上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测评率超70%(浦东、嘉定、松江率先实现100%全覆盖)。

  上海市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以上,带动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同时,上海以智能机器人进工厂夯实数字化底座。在上海市统计局支持下,上海成为全国首个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简称:纳统)的城市,重点产业机器人密度达383台/万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以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为例,该工厂已实现焊接自动化率达100%,生产效率提升60%。

  智能工厂建设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据了解,上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输出地和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据统计,在上海市1000余家已开展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的企业中,数字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占比约35%,投资额占比约54%。

2024年智能工厂建设三大安排

  张英表示,2024年,按照上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把握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趋势,围绕“(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落实“智能工厂领航行动”,加快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赋能、网络化协同,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分级分类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建设。按照国家智能工厂建设标准,今年将新建设70家市级智能工厂。聚焦重点产业,实施“智能工厂+”行动,“+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都市产业”等重点行业,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供应链全环节的系统优化和全面提升。

  二是推动智能工厂全场景赋能。鼓励数转智改服务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元宇宙、新型网络等数字技术,赋能装备、 软件、网络、数据等“成组连线”集成创新,引导重点产业设计、研发、制造各环节共链融通,多链互补,推动产业智能制造全场景全链条落地。力争今年新建智能工厂中达到示范性(L3级)和标杆性(L4级)比例超70%。

  三是加强智能工厂建设支撑保障。具体将做好五个到位:“一业一策”谋划到位,根据不同行业实际情况,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找准智能制造“最后一公里”;“一业一专”支撑到位,围绕六大重点产业,成立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提供“智库大脑”;“一业一标”规范到位,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制定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推动上下游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提升;“一业一融”服务到位,鼓励商业银行、保险机构、 基金等参与智能工厂建设,探索产融合作新机制新模式;“一业一群”发展到位,引导各区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中彰显特色,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式发展。

打造智能制造产融合作“上海范式”

  据权威机构估计,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利好支持下,到2025年,中国智能制造相关产业发展将会迎来新高,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超过45%。

  市场的广阔前景,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记者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上海通过搭建“需求发布+揭榜挂帅+产融合作”平台,已累计为智能制造创新企业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超500亿元专项额度。

  为加速触发上海智能制造创新高地和金融资源聚集地同频共振,持续探索智能制造产融合作新机制模式,上海市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生态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会上成立。

  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包含上海电气自动化、上海移动等7家智能制造供给侧单位以及上海银行等5家金融服务机构。

  下一步,联合体将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给链链式转型等,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互动融合,夯实上海制造业发展底座。同时,联合体也将面向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加快推出具有产业特色的“转型解决方案+金融解决方案”定制化套餐产品,做到一窗受理、一站解决,打造智能制造产融合作的“上海范式”。

  记者还获悉,目前,上海已形成横纵结合的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机制。横向组织市级10个委办局、16个区、3个管委会、8个集团、5个在沪央企,形成主要领导挂帅的智能工厂推进专班。纵向构建国家、市、区联动的金字塔型培育体系,联动各项政策,创新机制,构建智能工厂建设一体推进体系。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上海将智能制造作为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用机制保障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共同发展。例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长三角相关职能部门,联合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12家企业,打造“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已累计推出4个型号,销售超过2300台,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整机、锂电、光伏等行业,推动国产智能装备实现“能用”“敢用”“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