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在日本和韩国举办线下活动,与海外投资者、期货交易所、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者交流,介绍中国期货市场交易规则和重点产品等。会后上期所向新华财经记者独家介绍了其国际化情况及最新进展。同时,记者还就日本市场需求、中日商品期货合作空间等采访了日本交易所集团(JPX)、国际期货市场参与企业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大型期货交易经纪公司冈地株式会社等的代表。
上期所商品期货国际化进程提速
据了解,自2022年9月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可以参与中国商品期货、期权交易以来,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共有包括原油期货、20号胶、低硫燃料油、原油期权、铜、铝等在内的16个期货和期权品种向QFI开放,这是其继2018年起面向国际客户陆续推出特定品种以来的又一突破,标志着对外开放进程进一步深化。
在2023年上期所新上市的4个期货和期权产品中,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是国际化品种,该产品的标的指数是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SCFIS)(欧洲航线),能够基本反映即期市场上海至欧洲航线的集装箱船出发后的结算运价水平。截至10月31日,该品种累计成交量1333.46万手,日均成交量28.37万手,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关注。
上海期货交易所国际合作部总监助理杨一平介绍,截至目前,上期能源的境外客户来自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30个国家和地区,备案的80家境外中介机构涉及11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上期能源交割注册品牌来自全球各地,以20号胶为例,注册商品包含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4个国家的25家企业、40家工厂的产品。与此同时,上期能源积极与国际监管要求接轨,先后完成香港自动化交易服务(ATS)注册、成为新加坡认可的市场交易者(RMO),并被纳入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的第三国交易场所交易后透明度评估正面清单等。
海外投资者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价格风向标作用
在中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积极“走出去”的同时,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关注和参与需求也日益增加。
日本大型金融商品及期货交易经纪公司冈地株式会社董事、国际法人部兼交易部总监大木太朗对记者表示,中国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动向对日本的价格市况影响不可小觑。机构投资者和企业等正从套利交易的角度关注日本以及欧美主要期货商品与中国的价格差异。
日本交易所集团(JPX)大阪交易所衍生品市场营业部课长矢头宪介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风向标”意义的说明更为详细:通过观察中国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投资者可以了解当前全球市场的价格变动趋势。特别是对中国需求份额较大的商品,投资者会通过观察中国市场价格的变化判断出中国的需求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进而预测世界市场价格会上升还是下降。“这样的价格信号经常被使用。”
除此之外,日本投资者还非常期待中日商品期货市场的互动进一步加深。
大木太朗表示,日本企业对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进行对冲的需求很大,而目前除了一部分大企业外,更多企业难以直接参与中国市场交易。非常期待未来上期所与JPX可以合作研究新的上市品种,并在彼此的市场上同时上市同一品种,便利投资者跨市场进行投资和对冲交易。
JPX也认为推动投资者在不同市场交易相同品种进行套利或对冲交易具有潜力。矢头宪介说,例如一些海外专业投资者会参与上期所和日本JPX两个市场的原油期货产品交易,并利用价格差异获利,这就是所谓的套利交易或是对冲交易。通过合作和制度设计,让这些参与者更容易在双方的市场中交易,是非常有潜力的。
据了解,上期所与JPX多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经常互动交流、分享经验。上期所业务与日本市场也存在许多契合点。首先,中日两国都是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多种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因此两国的企业对这些产品都有定价和套期保值的需求。其次,双方交易所都有贵金属、橡胶、石油等产品,且两国之间基本没有时差,为交易者同时关注和交易两个市场提供便利。
杨一平表示,未来上期所和JPX还将探索其他形式的跨境合作,促进跨境交易和双方市场的共同繁荣。
碳交易等新兴领域商品期货国际化发展受期待
除传统商品期货领域外,投资者还将目光投向了新兴领域。
作为国内外期货市场深度参与者,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密切关注能源领域的商品期货动向。
该公司在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表示,当今全球能源贸易格局正经历历史性深刻变革,在碳中和政策影响下,新能源如氢、氨、生物质燃料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传统化石能源和燃料市场形成不可逆替代。中日商品期货交易所如能着眼大宗商品脱碳化,共同研究推动碳中和产品以及氢、氨等绿色能源产品的上市,将为企业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木太朗也持类似观点,他说,“交易所已经从市场间竞争的时代转变为期待通过相互合作带来协同效应的时代。”